在原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见证广东医疗援疆“三颗心”

产品中心 2024-09-23 03:14:23 37946

在原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三颗心见证广东医疗援疆“三颗心”_南方+_南方plus

初秋南疆,凉风习习,深度新疆喀什地区昼夜温差更大了。贫困

天气骤凉后,证广家住喀什地区伽师县3乡16村的东医村民阿迪力·吾甫尔,到伽师县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疗援有十多年冠心病病史的三颗心他,身体对天气变冷格外敏感。原国“以前医院条件简陋恶劣,家级疆刚开始我的深度病在这里诊断不出来。现在,贫困我在县里边就能得到检查和治疗。证广”十多年里,东医他见证了医院的“蝶变”。

阿迪力的感慨,源自2010年起广东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有着“瓜乡铜城”之称的伽师县,是个典型的边陲农业大县,曾处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列,医疗资源匮乏。伽师县由佛山市对口帮扶。援疆医生驻守当地,重大医疗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伽师县人民医院完成蜕变。特别是近年来广东开启“组团式”医疗援疆模式后,更多专业医护人员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打通偏远地区群众接受治疗的“最后一公里”。

医疗援疆是东西部对口帮扶的重头戏。一所县级医院“蝶变”背后,是广东和佛山医疗援疆十多年来留下的“三颗心”——夯实医疗健康基础的决心、守护群众健康的真心、培育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的恒心。

  决心  填补医疗空白,小诊所变“二甲”医院

如今的伽师县人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标准化、现代化的二级甲等医院。可在十多年前,这里医疗设施简陋、就医环境较差,就像一个小诊所。阿迪力被冠心病困扰多年,但因医院缺乏造影诊断的条件,当时腿脚不便的他只能跑到离家约160公里的喀什市区诊疗。

医疗基础设施匮乏,医护人员短缺,治疗水平低下……伽师县人民医院曾有不少医疗“空白点”,急性胸痛便是其中之一。医院副院长、胸痛中心主任李登帅回忆,医院在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上过往存在很多问题。“救治流程不规范,救治能力不达标,绿色通道不通畅,很多急性胸痛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致死率、致残率比较高。”他补充。

尽管院方想补全胸痛治疗的“短板”,但因专业医疗人员不足,缺乏建设经验,胸痛中心一直难以落地。转机出现在2020年。李登帅说,当年医院和广东援疆驻伽师县工作队积极协调,工作队投入援疆建设资金购置了血管造影机,建立了复合手术室,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经过半年时间筹备,让胸痛中心成功落地。2021年,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现场评审。今年,县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正式启动,打通了乡镇一级胸痛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

“现在胸痛中心能够独立开展心脏介入技术。”李登帅介绍,胸痛中心的建立,规范了医院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流程,缩短了胸痛患者的就诊时间,使更多老百姓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胸痛中心的成立,是广东和佛山夯实医疗基础的缩影。真金白银投入,让群众享受优质的就医条件,显示出广东医疗援疆补短板、强弱项的决心。

李登帅说,在广东对口援疆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十多年里硬件设备更新换代,拥有磁共振、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64排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填补了伽师县卫生医疗的技术空白,全院门诊接诊量900人次/日,住院人次1350人/日,能满足全县各族群众就医、检查、健康体检等需求。

现代化的医疗场所,先进的诊疗设备,点燃病患们接受治疗的信心。今年,新院区门诊住院综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佛山市各医疗机构为伽师县人民医院捐款捐物超30批次,总价值达4090万元;新院区门急诊楼、外科楼、消毒供应中心等基础设施投入援疆资金逾2500万元。

介入治疗工作场景

  真心  专业护佑患者,提供人才保障

到了伽师县后,佛山援疆医疗队成员、伽师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贺志仁格外忙碌。今年初,他报名参加了广东省第十批援疆队伍,并在伽师县人民医院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支医工作。

进驻当地,贺志仁发现,群众身上的疑难杂症不少。伽师县病患的肿瘤谱明显异于珠三角地区,本地食管癌、胃癌多发,晚期患者大多进食差,甚至不能进食,需要胃肠外营养支持。于是,他和医院的工作人员悉心配合,指导患者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为患者提供反复补液、营养支持以及深静脉穿刺的技术支持,完成科室多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及经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和患者接触时,贺志仁了解到,患者遵守医嘱的自觉性不高,且医院的随访工作基本空白。对此,他在科室里制定了随访制度,结合后方医院随访经验制作了随访表,出院1周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并告知他们返院治疗时间,指导日常饮食。“随访工作的开展不仅保证化疗后肿瘤患者出院后的安全性,而且提高患者依从性,使他们更大可能得到规范的治疗。”他补充。

耐心细致的诊断,换来当地群众认可。贺志仁告诉记者,他最近收到了病患家属赠予的感谢锦旗,内心受到鼓舞。“未来还想和广东援疆的医疗专家一起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技术帮扶和进村义诊活动,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专业的医务工作者除了驻守医院,还下沉乡村。据统计,近年来广东驻伽师县医疗工作队下沉基层开展各类义诊60次,受惠群众3.6万余人,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广东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此外,还在英买里乡卫生院成立中医诊室,运用中医、中药及中医特色治疗技术服务当地群众。

专业护佑患者,体现广东医疗援疆的真心。一批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前赴后继,守护群众的健康。广东和佛山以“援疆通道建设、柔性人才引进、骨干队伍培养”谋篇布局,近年来,共计派出援疆医疗专家(含柔性人才)710名,同时逐年增加柔性支援人才的数量专业和受援卫生医疗机构的数量,抓实抓好医疗人才“组团式”队伍建设工作。聚焦医疗系统急、紧缺专业,按需沟通上报援疆干部选派计划,将“单人作战”转向“团队作战”。

 下乡义诊活动

下乡义诊活动

  恒心  医疗队伍带不走,群众大病不出县

来到伽师县人民医院工作接近半年,佛山援疆医疗队、伽师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张伟杰在工作上步入正轨。在当地扎根越深,他也体会到,医疗援疆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援疆医生更重要的任务是通过‘传、帮、带’方式培养出一支当地的医生团队。”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全方位、高质量提升受援地区的医疗水平,非一日之功,更考验广东跑赢医疗援疆这场“马拉松”的恒心。

“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是“组团式”医疗援疆培养当地技术骨干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佛山卫生医疗援疆专家坚持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把“传、帮、带”的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直接带教71名骨干人才,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佛山援疆医疗队队长、伽师县人民医院副院长梁敏锋表示,医疗队入疆后发现了医院在诊疗规范化、人员资质、专科技术能力方面仍存在主要问题,在延续“师带徒”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片区支援帮扶”模式。他介绍,每位援疆医疗专家除了专业对口科室的帮扶外,还根据专业相近原则,包干3-5个临床专科,对其同时进行临床诊疗规范、技术能力、学科建设方面的帮扶,从临床日常查房、临床小讲课、病例讨论、手术示范、技能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开展实施。“这样有利于最大程度发挥援疆医疗专家的辐射力。”

改变,在点滴工作中悄然发生。谈到医院的变化,伽师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董胜涛颇为感慨。他说,在广东和佛山支援下,医院的改变很大,最明显的是转诊率降低了。“很多东西都是从无到有,逐渐做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他补充。

【记者】袁瀚

【通讯员】广东援疆

【来源】南方农村报


本文地址:http://1.zzzogryeb.bond/html/47d99929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20 Places to Eat Dumplings and Noodles for Lunar New Year

S. Korea warns citizens to avoid travel to N. Korean borders in China

Mbappe completes France comeback to win Nations League

FIFA chief raises prospect of Israeli World Cup bid

微视频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Son carries the load for Spurs amid Kane drought

“依法带娃” 家长也应“合格上岗”

US urges North Korea to cease provocative actions, reaffirms security support for South Korea

友情链接